鼻涕虫形态特征 >体长3-6cm,内壳长0.4cm,宽0.23cm。长梭型,柔软、光滑而无外壳,体表暗黑色、暗灰色、黄白色或灰红色。触角2对,暗黑色,下边一对短的前触角,有感觉作用。上边一对后触角,端部具眼。口腔内有角质齿舌。体背前端具外套膜,边缘卷起,其内有退化的贝壳,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,即生长线。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,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。崎钝。粘液无色。
鼻涕虫生活习性 >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。5-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,入夏气温升高,活动减弱,秋季气候凉爽后,又活动为害。喜欢在潮湿、低洼橘园中为害。梅雨季节是为害盛期。
鼻涕虫饲养方法 >耐饥力强,阴暗潮湿的环境易于大发生,当气温11-18℃,土壤含水量20-30%时,对其生长发育最为有利。减少为害方法:1.采用高畦栽培、地膜覆盖、破膜提苗等方法;2.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,创造不适于野蛞蝓发生和生存的条件;3.清除田园、秋季耕翻破坏其栖息环境,用杂草、树叶等在棚室或菜地诱捕虫体;4.每亩用生石灰5-7kg,在危害期撒施于沟边、地头或作物行间驱避虫体;4.用黄瓜片,以及青菜叶子做诱饵,进行人工捕捉。
鼻涕虫雌雄分辨 >幼虫初孵幼虫淡褐色,体形同成体。
鼻涕虫繁殖方式 >野蛞蝓雌雄同体,异体受精,亦可同体受精繁殖。右触角后方为生殖孔,5-7月产卵,卵期16-17天,从孵化至成贝性成熟约55天。成贝产卵期可长达160天。卵产于湿度大且隐蔽的土缝中,每隔1-2天产1次,约1-32粒,每处产卵10粒左右,平均产卵量为400余粒。卵椭圆形,韧而富有弹性。白色透明可见卵核,近孵化时色变深。完成一个世代约250天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,并添加原文链接:https://sbike.cn/p/bitichong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