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如何自报家门?

古人如何自报家门?

走出庙堂,走向江湖旷野,在普通人的交往或表达中也有很多种自称,如余、予、吾、我、某等。比如,《三国演义》中刘、关、张三兄弟初相识分别进行自我介绍时,刘备说“我本汉室宗亲,姓刘,名备”,关羽说“吾姓关,名羽……”,张飞则说“某姓张,名飞,字翼德”。“我”“吾”“某”意思是一样的,都是自称,但在情感表达上略有差别,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人物性格揭示出来。

在书面表达中,古代文人常用“姓+子”的文字组合自称。比如,欧阳修的《秋声赋》中有“欧阳子方夜读书”的句子,苏轼的《赤壁赋》中有“苏子愀然,正襟危坐”的句子,“欧阳子”“苏子”都是自称。文人们在狂放或心情愉悦时,则可能以“号”自称,比如贺知章自号“四明狂客”,苏轼自号“东坡居士”。在偏口语化的书面表达中,自称往往以“名”的形式出现,比如《三国演义》中周瑜临终感叹“既生瑜,何生亮”。苏轼在《渡海帖》中开头便写“轼将渡海”,结尾处又有“轼顿首”字样。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,还有人物以“字”自称,比如“我乃燕人张翼德也”“我乃常山赵子龙也”,实际上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,因为在古代称“字”的往往是长辈或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,“字”很少用于自称。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时代的发展,书面自称和口头自称出现了合流的趋势。

当然,更多的时候自称还是被用于人际交往中的自报家门,因而具有明显的口语化特征。比如,在《西游记》中,孙悟空、猪八戒经常自称“老孙”“老猪”。在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中,作为自称的“俺”出现频率较高,在桃园三结义那一集,关羽说出誓言时,张飞先后说了三次“俺也一样”,将张飞爽直的性格体现了出来。事实上,自称还带有一定的方言特性,比如“俺”多在山东使用,“咱”多在河南使用。“洒家”则是宋元时期关西一带的方言,是男子的自称,类似现代的“俺”或“咱”。在《水浒传》中,鲁智深和杨志都曾使用过“洒家”自称,这一称谓多少带有一种无拘无束、洒脱、快意恩仇的意味。《红楼梦》中的黛玉葬花词云:“侬今葬花人笑痴,他年葬侬知是谁?”这里的自称“侬”有明显的吴方言特征。

古人爱用谦词自称

古人十分注重礼仪问题,在与不同的人进行交往时,自称有多种表达,但使用得最多的是谦词。比如,帝王自称“寡人”,老人自称“老朽”,老年女性自称“老身”,和尚自称“贫僧”,道士自称“贫道”,普通人物则自称“鄙人”“区区”“小可”“不才”等,这些都是自谦的体现,反映了使用者的涵养和风度。

自谦性质的自称在古代书面用语中呈现多样性,主要包括“仆”“愚”“鄙”“敝”“拙”等。比如,“仆”表示自己是对方的仆人,含有乐意为对方效劳之意;“愚”表示自己不聪明,比较愚笨;“鄙”表示自己见识浅薄;“敝”表示自己相关情况不太好;“拙”则表示自己的见解或作品水平不高。实际上,这些词语不光是自谦,甚至还有一定的自贬含义,这与我国古人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有关。

自谦性质的自称在古人的工作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。比如,在官场中,文臣在皇帝面前自称“微臣”“小臣”“老臣”,武将则自称“小将”“末将”等。在基层工作的官吏、差役等,面对级别比自己高的官员,一般自称“下官”“小人”“卑职”等。

古代男性和女性的自称有较大差别。男性尤其是年轻男性,往往自称“小生”“晚生”“不才”“在下”等,这些称谓体现了长幼尊卑的社会关系。女性则自称“奴家”“妾身”“奴婢”“民女”“小女子”等,其中固然有女性自谦的成分,但更多反映出古时候女性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客观现实。

古人自称的谦词,有些沿用至今,成为社交场合中的礼仪用语,有的已不再使用,只能在古籍里寻觅了。由此可见,自称用语,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黄金推荐

如何在电脑之间同步文件?一文搞懂!
足球365官网是哪个

如何在电脑之间同步文件?一文搞懂!

🕒 08-05 💰 2252
如何在Android上隐藏应用程序的4种方法(无ROOT或禁用)
感谢别人帮助的话(精选200句)
365bet足球正网平台

感谢别人帮助的话(精选200句)

🕒 07-24 💰 6530